能有此全城热度和效应,必然是戳到了这城市和时代的一个死穴。
《破. 地狱》在香港引发的轰动现象,不仅在开画票房和单日入场人次等方面破尽纪录,也在正式公映二十天时票房正式破亿(港币,下同),毫无疑问将再破香港华语电影票房史上冠军《毒舌大状》1.15亿的记录,更象征一个全城对“破局”的期望。
衡量此片的超强热度,可通过社交平台和日常观察,表现为平台上的相关话题洗版(刷屏)和生活中真实个体的互动(公众场合中频繁听到旁人讨论),以至媒体专栏上的广泛讨论——一般非专门写文化类题材的作家或记者,如财经作家或社会专题类报道,也都会写文推荐或做延展专题。
话题电影能有此时代效应,再上一次,已经是1997年底在香港推出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其时正值亚洲金融风暴,以“沉船”作为隐喻,观影的感受延至文本以外。 一部电影,当它给到市民不止于一部电影中故事的意义之时,才能有如此哄动作用。 而能有此效果,必然也是戳到了这城市和时代的一个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