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家朋友小曹做过一个作品,叫做《我预言了》。具体来说,她从2022年4月1日到2023年4月1日,每天都写了十条关于未来的预言。她把这些预言发在了专门注册的微博和网站上,看哪些会实现、哪些不会,并在网站中把实现了的预言附上了链接。
在那一年里,我经常会在没事的时候点开她的微博看看。我觉得这些预言像是一本公共生活备忘录,让那些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但又相当琐碎的事情不会被遗忘。但它们又和真正的现实有着一定的距离,让我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许多情绪有了一个出口。
但当项目结束后,我们真的坐下来聊了聊整个创作过程,才发现仅仅一年多过去,许多事情就已经忘记。看到“8月3日新增本土56+378例”这条预言时,我们特意用百度而不是谷歌搜索了一下,才想起了这两个数字是指本土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
从《我预言了》,我们也聊到了她的美院生活。我很好奇她在中央美术学院加入的“社会性艺术工作室”到底是如何教授“社会”的。结果发现,原来美院本身并无法教会你什么是“社会”,但美院的生活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