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间,我明白了。我明白那些人想要的是什么。不惜饿死我们、严刑拷打逼供,原来他们想要说的是:让我们来告诉你们,当初在那里挥舞着国旗、齐唱着国歌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让我们来帮你们证明,现在这肮脏发臭、伤口溃烂、像野兽一样饥肠辘辘的身体,才是你们。
——韩江《少年来了》
202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韩国作家韩江拿下。她不仅是韩国第一位获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在政治、族群与性别上都饶富意义。韩江获奖之后,她的作品在韩国书市立刻销出十多万本。根据韩国媒体报道,韩江作为获奖的女性作家,确实鼓舞了长期受到压抑的女性读者。诺奖加身之后巨大的象征资本,摇撼保守、父权的韩国社会,如此效应,几乎已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学大多数时候都无力改变社会,但至少在得奖的这一天,社会能够稍微有点松动的契机。
对台湾读者而言,瑞典学院颁奖给韩江,倒是一个颇为亲切的选择。由于台湾翻译视野相对局限,每年诺奖都往往成为《补课》之机,让出版界有信心引介陌生的外国作家。不过,在韩江得奖之前,台湾已翻译有《素食者》、《少年来了》、《白》与《永不告别》四部小说,已累积了可观的读者群。今年五月,《联合文学》也恰巧策划了韩国文学爱好者的记忆法专题,其中也着力介绍韩江。可以说,这是除了2013年获奖的艾莉丝·孟若(Alice Ann Munro)之外,近年台湾读者最熟悉的新科得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