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巴黎奥运拳击的“假女人”指控,如何在“真问题”上模糊焦点?

在这场争议中,性别检测合法性及合理性被模糊,却引发大众对于跨性别及DSD运动员的负面情绪。

巴黎奥运拳击的“假女人”指控,如何在“真问题”上模糊焦点?
2024年8月7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台湾拳击运动员林郁婷(红衣)与土耳其拳手Esra Yildiz Kahraman(蓝衣)在奥运57公斤级四强赛中。摄:John Locher/AP/达志影像

(曾郁娴,国立台湾大学国际体育运动事务学士学程教授)

扰乱视听、混淆命题与讨论的开始

巴黎奥运开赛,女子拳击66公斤量级16强赛事中,意大利选手卡里尼(Angela  Carini)在比赛进行46秒后随即放弃比赛,并宣称对手阿尔及利亚选手卡利夫(Imane Khelif)的力量与一般女性不同、抛出女性运动员不够像女性,甚至可能是男性的暗示。

此前,J.K. 罗琳(J.K. Rowling)则接续入选国际拳击名人堂的前拳王麦圭根(Barry MaGuigan)对两位女性拳击运动员的(台湾选手林郁婷及阿尔及利亚选手卡利夫)批评,在社群媒体上公开质疑这些运动员为何得以在女子组赛事中持续出赛,且认为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真正的”女性运动员遭受生命威胁。透过这些“名人”在社群媒体的贴文,重新带出林郁婷和卡利夫两位运动员在2023年世锦赛期间,因为不明的生化指数异常检测结果,而被取消资格的纪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