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暑期旅游季还有一个多月。新疆哈萨克族题材的剧集《我的阿勒泰》此刻正红遍中国大陆。这部同时由中央电视台和串流视频平台爱奇艺参与制作、改编自作家李娟散文的8集迷你电视剧,4月7日在法国戛纳电视剧节首映。截至5月17日,[官方宣布][1]已在全网累计播放超过1亿次,豆瓣网评分一路涨到8.8分,位居2024年中国电视剧之首。这样的人气不仅让李娟的同名原著散文集也连带卖得炙手可热,也让阿勒泰的文旅部门迎来一波预期中的旅游热潮。
位于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从首府乌鲁木齐乘坐火车要14个小时,在中国是边缘地区中的边缘。1979年出生的作家李娟曾生活在这里,她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主题都和自己一家人在牧区开杂货店,与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的经历有关。而导演滕丛丛,早年读过李娟的作品,其后获得这本散文的改编版权,在2023年组建了以女演员马伊琍、周依然和男演员于适为主演的剧组,正式开拍。
剧集《我的阿勒泰》里,在阿勒泰牧区出生、心怀作家梦想的汉族移民“疆二代”女生“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城市里打工饱受欺负后回到牧区,和丧偶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饰)一同经营小卖部。在和哈萨克牧民一起向夏牧场搬迁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哈萨克族青年巴太(于适饰),两人发展出一段关系。过程中,剧集包含了爱情元素,也描绘了牧区的社会变迁,加入了一些惊险的戏剧化场面。
若把它当作汉族制作、给汉族看的主流电视剧,它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青年文化上的诚意和关怀,可说是时代环境中一股清流和小小的希望;但若当它是一部表现新疆和哈萨克文化的民族剧,尤其是考虑到时代背景,就充满了尴尬和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