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美索不达米亚“历险记”:我独自前往伊拉克,目睹人类文明源头如今干涸的河床

在巴格达的黑车上,导游穆斯塔法略带警告地对我说,如果我私自外出游玩遇险,被警察发现,他可能会坐牢,他的父母将因我蒙羞。

美索不达米亚“历险记”:我独自前往伊拉克,目睹人类文明源头如今干涸的河床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这个回答恐怕不算极端。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世界各地先后经历了沙尘暴、飓风、暴雨、干旱、寒潮等极端灾害。根据欧盟气候组织的数据,这一年被记载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炽热的一年,2023年7月6日则成为全球最炽热的一天。作为一名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我在这一天看到许多同行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报道,讲述人类如何跨过“气候变化的最新里程碑”。文章内有一张配图,拍摄的内容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的深处,渔夫抓起一条幼发拉底河的死鱼举向烈日,鱼身几乎已被烤成半透明的鱼干标本。”

照片里的这一幕恍若《圣经·新约》里的末日神谕,“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幼发拉底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缺水,意味着人类文明发源地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态警钟。也正是这张照片,让我动了独自前往伊拉克看一看幼发拉底河现状的念头。

与其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研究环境数据,我想利用一次假期,“自费出差”探访这片曾经孕育文明的土地,亲眼见证被干旱改变的这条河流。

2022年8月17日,伊拉克巴士拉市。摄:Younes Mohammad/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8月17日,伊拉克巴士拉市。摄:Younes Mohammad/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