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铁铁路即重要交通干线,其中驰骋于上的是有名的亚细亚号(Stream-Line Asia-Go),此车有豪华座位,并附餐车,时速高达一百二十公里,是宽轨的快车,坐上此车,洪在明有如下的感叹:‘车头雄壮的样子,令我这个年轻人眼中发亮;铁道两侧一百公里似是无人的真空状态,正在进行的快车如以一百二十公里速度驰骋的勇士,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狭窄的台湾到处都呼吸困难,到了满洲眼见天下之广,感觉元气百倍!’满洲宽阔的感觉,与台湾窄轨火车及车厢两旁景物不相同的情况大异其趣。” ——《离散与回归:在满洲的台湾人,1905-1948》
在历时三十年采访、书写而成的《离散与回归:在满洲的台湾人,1905-1948》出版后,史学家许雪姬终于完成研究夙愿,在去年底退休,卸下台湾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一职。
“这里就是我们解读日记的场所,每一个礼拜一下午两点到四点半。”
许雪姬用手指划著会议室周围的桌椅。最早,他们都被归类为“史料派”的,从文字档案去把历史做出来。历史学家愿意在一时一地钻研,并相信这样严谨的对待资料,其价值能够超越一时一地。不过,真正让许雪姬拓展视野的,不是史料,而是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