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八年将届,台湾防卫能力进步了吗(上)?蔡政府国防改革的回顾

从“有效吓阻”走到“重层吓阻”,两字之差,背后的国防战略意涵已大幅调整。

八年将届,台湾防卫能力进步了吗(上)?蔡政府国防改革的回顾
2023年5月11日,桃园,总统蔡英文视察参加军事训练的台湾军人。摄:Chiang Ying-ying/AP/达志影像

【编者按】随著俄乌战争的开战,台海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经济学人》此前更于2021年称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西方媒体与智库纷纷关注台海情势,并指出两岸极有可能在2027年爆发战事。

近年来,在美中大国博弈升级下,台海情势随之升温,除了习近平对台湾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表态外,解放军剑指台海的军事演习也愈加频繁且接近台湾本岛。依据台湾国防部的统计指出,2023年1月1日到2月14日的一个半月间,扰台共机已高达447架次,此数据更远比2020至2021一整年的扰台架次还要多。

在中共政治促统、外交孤立、灰色冲突、军事威吓及认知攻势进逼中,台湾近年来则在蔡英文政府“备战才能够避战,能战才能止战”的指导下,自2016上任起,接连开启一连串的国防改革,至今已届两届八年总统任期,将于明年5月20日卸任的蔡英文,任期内交出了什么样的备战成绩单;这些准备,是否足以让台湾军队“能战”进而“止战”,并呈现出台湾自我防卫的决心?

本系列以上、下两文分析台湾自我防卫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上文盘点蔡英文八年任期中的国防改革、美台军售、及台湾长年遭诟病的国防投资不足问题。下篇将于9月14日刊出,在回顾蔡政府国防改革的建树后,亦需指出国防施政的不足及隐忧,解析台湾国防改革的得与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