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怪物》影评:是枝裕和变成了家庭题材的“激进分子”?

是枝裕和及坂元裕二合作的《怪物》被归类为同志电影是否恰当?

“《怪物》不是一部专门针对LGBTQ的作品,而是描写少年内心矛盾的故事。在谁的心中都有可能发生吧。”

当《怪物》获得“酷儿金棕榈奖”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罕有地表达出对自己作品的总结,特别问及电影中的同性恋元素时,他不只一次对于电影被定为同志电影表达否定的态度。然而在电影上映时,关于两位年轻主角凑和依里戏中的性取向又会被视为剧透。剧本获奖后,同志元素突显了在电影中的重要性,更引发相关话题。

同志、或更广义上的性小众群体,在日本电影虽然不视为禁忌,却鲜少有在主流电影中得到描述,纪录片以外,近来较为有名的两部电影:松永大司《爱很自私》,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像》的第三段故事,也有触及男女同志的情感角落,前者由两位男演员一开始不久的性爱场面,以及捕捉到同志圈的真实生活氛围而受到颂赞,后者的重点虽然在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带来的错摸,但电影中的女同志对校园时寻找初恋的失落,以至戏中一两句对白中,谈及对孩子将来成长不要被性别定型等,都是对性小众贴近现况的描写,虽然要说下去,还有荻上直子的《当他们认真编织时》和今泉力哉《His》等电影作品,不过以上提及的电影都应该视为独立电影。

《怪物》剧照。图:安乐影片提供
《怪物》剧照。图:安乐影片提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