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白日青春》刘国瑞专访: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当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将对社会边缘族群的关切和对身分认同议题的理解,融入两个家庭故事之中。

《白日青春》刘国瑞专访: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当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导演刘国瑞。

《白日青春》被公认为去年金马奖最大赢家,入围六奖并拿下了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三项重量级大奖。现居香港的马来西亚籍导演刘国瑞,从自身的移民视角出发,将对社会边缘族群的关切和对身分认同议题的理解,融入两个家庭故事之中,再以公路片的形式呈现。作为新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显现了创作者的不凡潜力。

所有的社会都处在移动状态

“边缘”与“移动”是刘国瑞切入“异乡人”题材的独到视点。

从初执导筒拍短片开始,他就很关注“少数群体”。无论是《末路穷途》里的巴基斯坦移民、《夜更》里的单亲妈妈、还是RTHK纪录片《海上的吉普赛人》里的无国籍船民,刘国瑞认为这些人要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他们是一个社会中的边缘族群,那种边缘,可能是国籍的、身分的或是社会阶层的,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故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