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湾防疫三年后,台湾人对于防疫成效的事实与评价为何?在科技社会复杂的治理因素下,尤其受到哪个变项的影响?本主题另有学术论文〈科学知识遇上意识形态?民众对于 COVID-19 疫情讯息的态度与认知〉发表于《传播研究与实践》期刊,如欲了解问卷设计与完整调查过程的读者可参考阅读。
(黄俊儒,台湾国立中正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防疫中的不安与躁动
病毒的终结仍得倚靠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公卫战略,而不是靠投票来决定牠的去留。
疫情或疫苗这类高度科学知识相关且具有明确物质基础的议题,在意识形态的催化之下被严重地泛政治化。
【编者按】台湾防疫三年后,台湾人对于防疫成效的事实与评价为何?在科技社会复杂的治理因素下,尤其受到哪个变项的影响?本主题另有学术论文〈科学知识遇上意识形态?民众对于 COVID-19 疫情讯息的态度与认知〉发表于《传播研究与实践》期刊,如欲了解问卷设计与完整调查过程的读者可参考阅读。
(黄俊儒,台湾国立中正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病毒的终结仍得倚靠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公卫战略,而不是靠投票来决定牠的去留。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