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泓宣,香港人权资讯中心研究员。香港人权资讯中心旨在向公众提供有关香港的人权、法治及政治发展的最新和可靠的资讯。)
2021年10月,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其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并在维护国家安全的篇幅中,提出“检视或激活现有法例,确保在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上,执行部门有法可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交由当时担任政务司司长的李家超统筹有关打击假新闻、保障网络安全等工作。同时,政府列出计划提交予第七届立法会的立法建议清单,当中包括“研究和检视应否修订或制定法例,以打击在社交媒体散播假新闻和仇恨言论,以及侮辱公职人员的行为”。
2022年5月11日,有立法会议员于立法会会议上向政府提出口头质询,要求交代政府打击假资讯的工作。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指当局已聘请顾问就虚假信息的问题进行研究;该研究已于2021年11月23日正式展开,并希望在2022年年中完成。
研究共分4个部份:第一阶段会分析虚假资讯对社会的影响和本港现行规管的不足之处;第二阶段研究了8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及其执法经验,涵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第三阶段的研究会收集不同持份者对虚假资讯这议题的意见;而第四阶段的研究会综合所有研究资料,总结和推荐最合适的方案。
陈积志并指出,综合国际经验,并无一项单一法例可以完全应对所有虚假新闻或发布虚假信息的问题,而主要的应对手法是:第一,要有一个系统可察觉虚假信息;第二,辨别相关信息是否虚假;第三,作出处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指迅速移除及作出澄清;第四,是执法,即如何惩罚相关人士。当局会从这4方面考虑打击虚假资讯的工作。
2023年1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接受《商报》访问时表示,有关虚假信息的研究仍在进行中,而他表示个人希望行业以自律形式规管不良信息、假信息的行为。他同时指出,有假新闻危害到国家安全,有人借用新闻报导发放政治信息。他认为《基本法》23条立法要达到防范、管理的功能,阻吓外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