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爱沙尼亚的中国“数字居民”:通往新身份之路

没有居留权的数字居民,除了美好的愿景,究竟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爱沙尼亚的中国“数字居民”:通往新身份之路
2022年8月,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旧城区。

本文选自“在场 · 非虚构写作奖学金”第二季获奖作品,由端传媒免费联合发布。“在场 · 非虚构写作奖学金”是端传媒的内容合作伙伴,由 Matters Lab 与文艺复兴基金会发起,为独立写作者提供奖金与编辑支持。端传媒期待与更多独立创作人与时代纪录者同行,你可以通过订阅支持我们寻找、制作更多深度内容,或联络我们成为合作伙伴。

100欧元不是一笔小钱,但如果这笔钱可以买到一个欧洲国家的居民身份,又似乎太便宜了。

从2014年底到2022年9月,全世界一共有9万多人决定投资这100欧元,“买”到了来自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的一张蓝色芯片身份卡。这张卡片上印著爱沙尼亚的国旗,颁发机构是爱沙尼亚政府,上面写著“数字身份证”(Digital Identity Card),并注明“仅供线上使用”(Electronic Use Only)。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