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香港药房“没有幸福”——通关前夕大陆爆疫,港人抢药与“自求多福”

她预感香港这城市会再度迎来变化,“会没有以前那一种平静吧.....小确幸完结了。”

香港药房“没有幸福”——通关前夕大陆爆疫,港人抢药与“自求多福”
2023年1月4日,香港,铜锣湾购物区,药品药妆店林立。

【编者按】港府一直紧跟北京政府防疫路线。香港曾经历逾两年半的“动态清零”,在中国大陆发生封控抗议潮后,北京政府放宽防疫安排,香港亦跟随之,即使近日香港录得单日确诊人数屡屡过万,对外对内的防疫措施亦几近“寿终正寝”。

2022年初,端传媒制作“香港疫情大爆发”专题,报导关于香港第五波疫情下受苦市民的困境。中港两地最快在2023年1月8日通关,端传媒会刊登通关专题系列报导,一窥中、港、澳三地在通关前后的实况。第一篇以数据及资料回顾过去3年,香港人是如何渡过(或熬过)疫情岁月;此为系列报导第二篇,采访香港药房、买药市民、医护等,他们向记者诉说着通关前夕种种的担忧和不安。

在九龙土瓜湾的一所中西药行,老板梁海强打开抽屉,里面有两三盒为街坊留货的必理痛。一个中年女人走进店舖,瞄到抽屉,问梁海强:“能给我一盒吗?”她说,99岁的爸爸在大陆家乡确诊发烧。

梁海强听罢,从抽屉里抽出一盒退热止痛的何济公散。她欣喜地带着药离开,手上的胶袋因20几盒双飞人药水和药物,显得重甸甸。“要寄给阿妹,他们在大陆没有药了。”

“12月下旬那星期,街坊入来就问必理痛、乐信、幸福(香港较热门的扑热息痛药物品牌)。看眼神就知道,我未等他们开口就说没货。”香港12月掀起抢药潮,梁海强已经卖光大部分必理痛和退烧药,只勉强为患有长期病的街坊留起零星应急药物。存货又少一盒了,他说,“你看,见光即死。”

12月7日,中国政府宣布防疫“新十条”,政策放宽后民众大量囤购药物,造成市面缺货。不少香港药房老板遇上客人大手购药,寄给大陆亲友,香港药物在大陆亦有价有市。抢药情况被广泛报导后,不少香港人也因忧虑而囤药,其中一名受访的香港人Kate,花近2500港元在网上购买止痛药、感冒药,“不是很掌握到1月8日通关之后,香港会发生什么事。”

新年伊始,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1月8日与大陆的通关安排,首阶段通关,落马洲、文锦渡和深圳湾每日配额共5万人,须网上申请;其余4个口岸预料有1万人。所有人士,不论北上或南下,都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证明。政府又指,不排除立法限购扑热息痛药物。

抢药潮期间,网上照片流传有药房在店外贴上“没有乐信”、“没有幸福”的通告。通关日即将来临,香港人不只担心一时的药物供应不足,对医疗系统加重负荷、疫情反复的忧虑也再度爆发。

沽清的止痛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