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二十大前的北京:空荡的机场、稀少的遊客和作为景点的人民大会堂

北京就像被一个无形的结界笼罩。

二十大前的北京:空荡的机场、稀少的遊客和作为景点的人民大会堂
北京站。

往年从未如此反常。10月7日,距中共二十大召开不足十天,也是中国“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从北向南,乘坐地铁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前往北京火车站,再转往北京南站,一种奇异的感觉始终伴随左右。以往长假期间,人头攒动的机场、火车站和地铁,今年几乎一片空旷。

在北京十几年,我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我的感受在“十一”期间北京交通状况通报中得到了证实。今年“十一”假期最后一天,北京全市交通压力小于去年同期。官方媒体报导称,这是因为人们响应“就地过节”的号召。而去年同一天,不论铁路还是民航,返京客流当天上午就开始明显增多,北京为此在火车站、机场等重点交通枢纽增加地铁和公交车次,并延长了运营时间。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今年“十一”假期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不及去年和前年。出游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恢复六成,旅游收入仅恢复四成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七天长假里,预计运送旅客人数仅27万人次。这一数字在2021年和2020年,虽然与疫情前无法相提并论,但也达到了近90万人次和超百万人次的规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