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漫威剥削风暴:电影特效从业者为何收入微薄到连牙膏也买不起?

漫威之所以宁愿拍实景时犯错、到特效后期再修改,就是因特效人员更便宜、没有工会严格工时要求,因此可以更无风险,放心压榨。

漫威剥削风暴:电影特效从业者为何收入微薄到连牙膏也买不起?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幕后制作情况。

“Well, does he look real?”

一个月前,正在宣传新片《雷神索尔:爱与雷霆》(Thor:Love and Thunder)的好莱坞导演Taika Waititi指著萤幕上自己配音的角色画面,戏谑地嘲弄自己的作品素质。

这个访问片段在网路和各媒体上招来了超乎预期的舆论海啸, 并一波又一波地正面冲击该片背后的漫威工作室(Marvel Studios):

“替漫威工作正是促使我离开特效产业的原因,”曾为《星际异攻队》(Guardians of the Galaxy)等制作特效的资深特效师Dhruv Govil率先在网路上发难;网路论坛Reddit 上的“对于替漫威工作真的无比厌烦又无比痛恶”讨论串也引发特效同业涌入附和;随后娱乐媒体《Vulture》更刊出了一篇杀伤力十足的匿名投书,指证历历控诉漫威这个烂客户“pixel-fucked”了整个产业。

电影特效产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世界上是否还有哪个超级英雄能拯救经济上和心理上都在崩溃边缘的特效从业人员?

电脑特效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无国界产业,同时成为一个几乎每个制作都得用而且都用得起的基本工具。全世界电影院里上映的无数电影都是这一群蚂蚁雄兵一个画素、一个画素制作出来的。
老字号特效公司Rhythm & Hues团队。
老字号特效公司Rhythm & Hues团队。

夜未央:Life after “Life After Pi”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