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钧,《水果政治学》、《走出岛国农业困境》作者)
农业议题永远不是政治人物思考的核心,然农业成为“问题”,却往往都是因为政治(或政治人物)而起。远的不说,今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人们才警觉到,原来因俄军封锁乌克兰港口使得小麦出口受阻,将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危机。
如果乌克兰离我们太遥远,那么这个月初访台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除了引爆第四次台海危机外,中共对台系统接连出招,再次禁止台湾生鲜农水产品进口,包含暂停超过2000笔的台湾食品输中,并以在台湾柑橘类水果“检出大洋臀纹粉蚧”为由也暂停进口;此外,同遭波及的另有冰鲜白带鱼与冻竹荚鱼,而天然砂也遭中国商务部暂停出口台湾。
在中共祭出这一系列制裁手段后,其背后的政治意涵以及对两岸经济交流,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与影响,以及台湾将如何自处,特别是农业部门要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实有必要深入爬梳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