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击落佩洛西!”:失控的好战民意,中国宣传口的双重事故

这种放狠话式内宣调动起来的民意,是否是通常意义上的民族主义,都已经很难讲了。

“击落佩洛西!”:失控的好战民意,中国宣传口的双重事故
2022年8月1日,一名男子站在展示《环球时报》的玻璃柜前,报纸刊登了一篇关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Nancy Pelosi) 进行亚洲之行的头版文章。

当地时间8月2日晚,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飞抵台北,这是1997年时任议长金里奇访台以来的首次高级别访问,在获得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大陆民族主义网民中引起戏剧性的情绪地震。

佩洛西计划访台的消息大约在7月18日经由英媒《金融时报》流出。如果说在等待靴子落地的两周中,大陆网民表示出的愤怒、轻蔑,甚至期待(认为此次访问可以让“武统”名正言顺)等情绪都可以在民族主义框架内理解,专机落地当晚民间的失望情绪大爆炸则体现出新的症候性。

这种失望如同两波潮水,大体分为两个层次:最先爆发的是对国家,尤其是部队不作为、“让她平安来平安走”的失望;第二波则是对宣传机关“宣传事故”的失望。这一层失望比较微妙,既反映了民众对于宣传机器态度的变化,也直白揭示了“宣传口”本身的一些特点,本文将在后面重点讨论这第二层失望。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访问团到访台湾,台湾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左一)前往接机。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访问团到访台湾,台湾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左一)前往接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