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彼德‧布䘵克(Peter Brook,又译彼德‧布鲁克)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戏剧家(有没有“之一”尚可斟酌),绝不为过。他刚于今年7月3日逝世,终年97岁,长寿无疑也是其影响力的因素之一。他生于1925年,正值两次大战之间,欧洲剧场当未受二战后各种前卫剧场理论洗礼,仍是现实主义戏剧天下:
那个时候,布莱希特(Bertholt Brecht)还尚未把他的间离效果学说理论化;亚陶(Antonin Artaud)仍在他的超现实主义时期,未有“残酷剧场” (Theatre of Cruelty)概念; 荒诞剧代表人物贝克特(Samuel Beckett)跟尤奥斯高(Eugene Ionesco)仍在求学;更令人意外的是,布䘵克有时予人感觉是葛罗托斯基 (Jerzy Grotowski)的继承者,实情是他比葛罗托斯基年长7岁,布䘵克对葛罗托斯基“贫穷剧场”(Poor Theatre)的实践,是很多年后的事。布禄克与这些戏剧大师同为当代前卫剧场的开拓者,但跟几位相比,布䘵克的戏剧更贴近21世纪的当代经验。
布䘵克是英国人,但我们未必会直说他是“英国戏剧家”。剧场是世界的,因此布䘵克也是世界的,他与昔日一众戏剧大师齐名,但他对当代世界剧场的影响,都超越了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当戏剧大师们陆续辞世,布䘵克仍以他旺盛的创作力,海纳大师们对当代剧场的种种敲问,并付诸实践,一直持续到21世纪。
“然而,当我们谈到剧场时,我们想的却不是这个。而是红色的帷幕、聚光灯、无韵诗篇、现场笑声、昏暗的观众席等等,是这些东西混乱地拼凑成我们对剧场的概念,一个无所不包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