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9日是菲律宾大选投票日,已故独裁前总统马可斯的儿子,今年64岁的小马可斯(Bongbong Marcos)呼声甚高,极有可能成为下任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多次美化父亲在任时的高压统治,令公民社会担忧他的当选,很可能意味著戒严时期的历史将被洗白和篡改。另一边厢,唯一女性候选人罗贝多(Leni Robredo) 被许多盼望改革的菲律宾人视为今届大选的希望,她在基层掀起的“粉红浪潮”不容忽视。
在全球威权重临的今天,马可斯家族的卷土重来,是审视民主制度之脆弱,转型正义之艰难的契机。《端传媒》将在菲律宾现场,走访戒严黑暗时期的幸存者,即将面对政权洗白历史的文化工作者,支持与反对小马可斯的人们……拼凑出这场“历史诠释权之战”的模样。请持续留意《端传媒》报道。
“在这天,我们哀悼死者,也颂赞生命。我们必须停止杀戮,展开疗伤之旅。”菲律宾神父 Flaviano Villanueva 在母亲节这天的追思弥撒上如是说。这天,在马尼拉奎松市(Quezon)班乃大道一座小小的礼拜堂里,四位在 2016 年至 2017 年间死于总统杜特地(Rodrigo Duterte;又译杜特尔特﹑杜特蒂)铁血扫毒运动的受害人,其骨灰终于回到家属的手上。
此前,由于部份家属没有能力承担赎回遗体与安排殓葬的费用,死者遗体被临时存放于公众坟场,期限为五年。神父创办的“AJ Kalinga 基金会”辖下有一个专门支援法外处决受害人家属与受影响社群的项目,取名 Paghilom(菲律宾语“疗伤”之意),为这些家庭安排将遗体火化,并将骨灰交还及安排追思仪式,让死者重获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