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五四文学遗产:我们讲述农村,和鲁迅写“故乡”,该有什么不同吗?

官媒几乎看不到乡村民众的真实生活细节,很多人把记录文字发表在网上。与鲁迅的启蒙知识分子视角相比,这些记录不再停留于观看。

这一段话深深地击中了我。在那段对什么都不满、都愤怒、都迷茫的青春期,这样纯度极高的文字极容易俘获我的心。在繁忙的课业之外,我找到了一本盗版的《鲁迅杂文集》,每一天得空(找到时间)都会极为认真地看一篇,虽然未必懂他论战的背景,但在那个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情绪的释放口。

各方合力塑造的鲁迅

他是一个罕见地受到官方与民间双重肯定的伟人,官方把鲁迅推崇成一个文化的巨人,民间也不觉得他过时⋯⋯而我更愿意叫他“迅哥儿”,一个有血有肉的、有各种毛病各种缺点的人。

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就专程去了一趟绍兴。鲁迅博物馆、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人头攒动,导游介绍道:“这个就是鲁迅念书的地方⋯⋯这是他家人吃饭的地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