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不平等的样貌》:一本探讨新加坡贫穷的民族志,如何戳破国族论述的假象

新加坡的福利制度并不以“普及”为最终目标,反而是“筛选”。

《不平等的样貌》:一本探讨新加坡贫穷的民族志,如何戳破国族论述的假象
2019年,小朋友在新加坡住宅区的公园玩耍。

【编按】:本文为台湾联经出版社为2022年新书《不平等的样貌:新加坡繁荣神话背后,社会底层的悲歌》所约写的书评,端传媒获授权转载,端的版本略有编修。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2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以美元计)达约6万元,与美国伯仲之间,差不多是香港的1.3倍,日本的1.5倍,约台湾跟韩国的2倍,中国的6倍。如果考虑了购买力,用人均GDP(以PPP计)来测量,新加坡的人均GDP差不多是10万国际元,美国大约是6万国际元,只有卢森堡、卡达等少数极端富裕的国家,排名能比新加坡靠前。

在这样富裕的国家里,穷人是如何生活的?不平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什么地方?为了理解探讨这些议题,张优远(Teo You Yenn)教授自2013年到2016年,在两个“租赁组屋(Rental Flats)”的社区展开了田野调查,这两个社区都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所规划,加上另外调查的六个社区,其研究成果便是《不平等的样貌》,该书以民族志的形式,平实地呈现了新加坡低收入户的日常生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