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简中互联网里的乌克兰战争:民族国家拟人政治之恶,以倍速败坏

自私而没人性的一代人,是怎样批量生产出来的?

简中互联网里的乌克兰战争:民族国家拟人政治之恶,以倍速败坏
2015年8月11日,在横店拍摄的中日战争期间的系列“笨蛋传奇”的战斗片段中,扮演国民党士兵的中国演员在爆炸中跳出战壕。

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五天,大陆的互联网舆论为俄罗斯悬心了五天:起初为俄军势如破竹叫好;然后为陷入胶着的俄军鼓劲、隔空建言献策;直到27日普京将核武转入特殊战备并威胁发射核弹,网络情绪一度掀起小高潮,迫不及待要看到“美国走狗”的基辅灰飞烟灭。此情此景,用“今夜,我们都是俄罗斯人”来形容恰如其分——墙内对乌克兰几乎没有同情,舆论一派轻松欢乐,过节都没这么热闹。

在舆论发酵到几乎不可收拾的时候,中国官方好像才“突然意识到要做点什么”,比如给媒体发下非正式通知,要求减少战况报导,掌握评论区节奏,并紧急组了一些追溯中美友谊的稿件——当然,这些任务的重要程度还是排在请个别公开反战者喝茶后面。

墙内对乌克兰几乎没有同情,舆论一派轻松欢乐,过节都没这么热闹。

而网络舆情之所以如此恶臭,与老生常谈的舆论监管造成的信息匮乏自然不无关系,但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与部分网民仍抱人道主义看待的阿富汗战争相隔才不过半年,全网在对乌克兰的态度上的集体疯癫仍然是让人惊讶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