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岁末,你还会买下一本日历吗?手撕的时间感,陪伴与慰藉

“每天撕一页日历这动作其实非常‘农业社会’,这样的时间感很古典的⋯”

岁末,你还会买下一本日历吗?手撕的时间感,陪伴与慰藉
种子历。

年关将近,华人时节刻度,有自己的节奏。还记得华人传统隶书上那些貌似玄虚的文字吗?子丑寅卯、东西南北、吉神八字、相冲相煞⋯⋯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牵引著华人社会的生活模式。古时皇帝用“黄历”、百姓用“农民历”——今日的台湾也依然如此称呼。而相传到了广东,因“书”与“输”同音,人们为吉利更名为“通胜”,也是至今香港的叫法。过去现在,习惯用历书的人,以此参考每日生活或大事准则,求得个人与自然间的协调秩序。

若说传统历书毕竟多为年长者使用,近年却有一股更普遍的创意日历风潮掀起。原本相差无几的传统日历,被创新变出许多样子,更成为礼物热门选项。在台湾募资平台“啧啧”搜寻“日历”二字,起码可以找到40个发起于2021年的日历项目,且涵盖主题丰富:台湾风俗、流年运势、疗愈插画⋯⋯从海洋到太空、从雀鸟到森林,一应俱全。在这些筹款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筹成功达标,其中“风华绽放”台湾花砖日历、“虎虎生风”猫日历、“读历书店”,更以逾千万台币的亮眼成绩收官。

其实,气候危机早已令我们每年的冬天未必很冷(又或可能过分寒冷),季节、时令的样貌都在逐年变化,人类对时节的感知未必如自身以往的经验,这时,可还渴望用“日历”来刻度时间?兼且使用手机行事历早已是时下人们习惯,买一本纸本日历又意味著什么?时逢新春,我们邀访了三组制作创意日历的团体:Five Metal Shop、读历书店、种籽设计,看看在当下一本精心设计的纸本日历到底魅力何在,创意日历的风潮又是否顶峰仍在?

五金行日历。
五金行日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