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爱国者的立法会选举:中国式民主样板戏,在香港如何展演

北京从后运动的绝对强势地位,走到一个难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香港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在12月19日进行投票,亦是北京当局在港推行以“爱国者治港”为主调的新选举制度的首次运作。从10月接受报名开始,本次选举的社会关注度就偏低,早期舆论关注的主要有三部份:第一,民主派内政党,尤其是民主派大党民主党,会否出选及通过新选制的资格审查;第二,是次选举投票率高低及其所显示政治信息;第三,选举结果对明年三月底特首选举有何影响?

民主党随后表示不阻止党员自主参选,但最终也无党员独立出选。《人民日报》借此砲轰民主党主席“极其独裁、不积极参与选举”,言语中有要借此“清理门户”重新洗牌之意。北京对民主党的要求是逼人扮演忠诚、不演就刀剐三千,不在话下。随后选举投票率和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则更为香港市民所关注。

北京也放出“五光十色论”,声称只要是爱国者,任何光谱都欢迎。在选举论述的包装之外,现实中同步进行的是对在囚反对派们的“永不保释”,而任何“呼吁和煽动不投票、投白票”的人,也被港府积极检控。

在此,投票率能否达到30%,成为一大看点,因为根据以往的数字,香港有至少四成的建制派选民,若建制派动员做得好,这次“中国式民主选举”理应得到大众的热烈拥簇。为此,香港政府首次积极下场催票、祭出投票日巴士免费政策、甚至有11个票站“因故延迟关闭时间”;北京也放出“五光十色论”,声称只要是爱国者,任何光谱都欢迎。在选举论述的包装之外,现实中同步进行的是对在囚反对派们的“永不保释”,而任何“呼吁和煽动不投票、投白票”的人,也被港府积极检控。

香港市民在投票日多多利用了政策优惠,出游郊野、游乐园,也积极参与投票如为流行乐打榜等。截止当晚九点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仍在29.28%关口,终结版数据则迟迟未有释出,至凌晨才更新至30.2%。

新选制首次登场即面临低投票率,“五光十色”论无人响应⋯⋯这使得北京从后运动的绝对强势地位,走到一个难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