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邓小桦:记住五夜讲场的美好,公共广播的精神

生于光明的人亦需要学习在黑暗中摸索,将之变成另一种滋养,即使并不舒适。

邓小桦:记住五夜讲场的美好,公共广播的精神
五夜讲场 Facebook Page 的最后一个贴文,是贴上墙上的数张写上感谢的memo纸。

“五夜讲场”曾经是香港电视史上的奇迹。执笔之时,五夜讲场中哲学、历史、文学、社科都应该已经播完,到九月第二周最多存货的科学组应亦已出清,这个一度是港台皇牌节目的知识清谈节目,已经成为历史。同时港台的另一长寿品牌城巿论坛亦已停止,亦再令人唏嘘之余不知说什么好。

而本文,旨在记住美好的事物。2017年开始主持“文学放得开”时,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是到走过了这许多,才知要记住的是什么。

知识清谈的价值

是到后来才发现,五夜讲场之始,我个人原来参与不少。自从以前主持电台节目“思潮作动”,得到港台前辈如陈曼仪曼姐的赏识,说港台开自己的电视频道时要找我。到得五夜要开时,曼姐已离职,是监制罗志华来谈,说要做清谈节目,真正以聊天的方式讲学术,我便说是沙发加矮桌,有杯子可喝水,这已和当时巿面上两椅一桌的方正设定不同。罗志华且强调要引入新的文化人;后来文学放得开也让米哈、查映岚、黄嘉瀛、黄钰萤、劳纬洛等八九十后作家评论人更为人认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