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程映虹:毛泽东的“阶级分析”,原版像定量研究?后来删掉了什么?

大陆江浙沪方言中,称那种遇事大概给个数的做法是“毛估估”,用在毛身上倒是非常贴切的。

程映虹:毛泽东的“阶级分析”,原版像定量研究?后来删掉了什么?
2007年1 16日,北京的彩釉街,一名骑单车的人经过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徽章和肖像。

作为中共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广为人知,其开山之作就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篇,发表于1925年12月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阶级分析”)。

这篇文章的原文有六千多字,涉及大量数据,主要是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数和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毛泽东有关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必胜性的结论都来自这些数据。但这篇文章在1951年被收入《毛选》后,只剩下三千多字,删掉的基本都是数据和基于数据的分析,唯一保留的是“二百万”产业工人阶级。

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原文类似“定量研究”,而删减后只剩下一半篇幅,几乎完全变成抽象的定论和推论,近似“定性研究”。也即,现版完全抛弃了原版的论证方法和证据,但却坚持了原版建立在那个方法和证据之上的结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