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研究青少年亚文化的博士生淇奥误入耽美同人世界。那时偶像剧在内地流行,互联网各大小论坛里粉丝热烈讨论、衍生创作,她看到一篇将花泽类和道明寺配对的文章,花泽类被写得柔美,让她以为是个女孩。她认定是女扮男装戏码,读到进入洞房,才发现主角都是真男人。
这是一种“同人”创作。指的是在已经成型的文本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作的二次创作。在当下中国大陆的同人创作中,同性,尤其是男性同性配对的同人小说——耽美同人——占大部分。带着好奇心,淇奥开始混迹“BL小说吧”(BL,日式英语“Boys Love”的缩写),为自己的研究寻求采访机会。但这个圈子对外界窥探警惕,于是她想到,成为产粮太太(同人题材的创作者),是不是就能融入圈子?她开始写耽美原创故事,并拿了“露西弗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是内地早期重要的耽美网站)某次征文比赛的第一名。
另一位以耽美文化、性别研究为主要议题的青年学者自闭阿凉,用“野蛮生长”定义2010年前的耽美生态。2008年,通过朋友的压缩文包,初中生自闭阿凉读了人生中第一篇耽美《亲爱的人》。他初中就对言情小说上头,直到从晋江(大陆女性网络文学创作基地)“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耽美。他认为耽美中有更丰富的世界观设定、对主角有更丰沛细腻的情感描写,因此很快入坑。
2010年开始是个转折点,自闭阿凉回忆,“买版权、改编漫画、广播剧、影视剧,生机勃勃的同人小玩意儿越来越多。”网络文学商业化,耽美同人浮上水面,读者受众扩大。几年后,国家层面的“净网行动”使得晋江等论坛的耽美原创(原耽)和耽美同人创作都被冲击,2015年大陆一重要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对站内作品的大规模清理也使得同人区大量作品被屏蔽。2011年成立的轻博客平台LOFTER因收纳了大量《全职高手》《伪装者》等作品的同人创作,而逐渐成为国内同人主要阵地之一。这一阶段,淇奥意识到耽美“锋芒的减弱”——主题窄化、女性意识渐隐、偏向“嗑男男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