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美国推出对华重磅法案,拜登能否跟上国会强硬的步伐?

在白宫克制的中国政策和凝聚两党共识的国会激进主张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美国推出对华重磅法案,拜登能否跟上国会强硬的步伐?
2014年9月19日纽约,中国国旗飘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

美国当前政治的一大奇观是:国内政治严重极化,共识寥寥,但在中国问题上两党却有一大把共识。反倒是白宫,在对中国的“硬度”上,落到了国会后面。

按照美国政治的传统,总统上任后的百日施政内容体现了本届政府的政治理念。从1月20日宣誓就职算起,拜登上任已近百日,主要施政精力明显放在了国内。在最紧迫的疫苗接种方面,拜登上任伊始所设定的“一百天一亿剂”目标在三月中旬就已经达成。按照当前速度,拜登上任百日内有希望完成两亿剂COVID-19疫苗接种,全美各州在今夏全面“重开”是大概率事件。而国会通过破天荒的1.9万亿美元巨额经济刺激法案,更是拜登于国内政治中的重大胜利。不出意外的话,拜登在三月底推出的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也很有可能近期在国会落地,将对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及科技研发形成深远影响。与前任相比,拜登的上任百日的内政成就颇丰。

但是在外交政策,特别是中国政策方面,拜登尚未投入太多政治资源:阿拉斯加会谈虽然吸睛,但还只能算是初步的试探和摸底;新任美国贸易代表几乎没有推行任何新的政策,中美关税战停留在了“不战不和”的状态;拜登政府虽然也推出了新的新疆制裁,巩固了盟友关系,并将中国的七个超算中心加入了实体清单,但与国会的各种摩拳擦掌相比,白宫在中国政策上,步子实在是迈得很小。

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民主党主席梅南德兹。
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民主党主席梅南德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