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正义联盟导演版:我们对于英雄时代的畅想已经终结

超级英雄们变回了腐朽的符号,徇众要求诞生的正义联盟导演版真的能让粉丝们满意吗?

正义联盟导演版:我们对于英雄时代的畅想已经终结
《萨克薛达之正义联盟》(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剧照。

3月18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萨克薛达之正义联盟》(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终于上线华纳的流媒体平台 HBO Max,这也标志着耗时近4年的#ReleasetheSnyderCut 运动以 Zack Snyder 和粉丝们的胜利告终。要评价这样一部作品,显然不可能在脱离了外部因素的真空中讨论,毕竟这部作品从开始创作到最终面世,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近乎传奇的波折遭遇,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梳理。

在2012年前后,漫威电影宇宙(MCU)接连推出作品,并凭借第一部《复仇者联盟》大受关注和好评。它的老对手 DC 自然按捺不住,希望利用自己庞大而又丰富的漫画基础推出属于自己的电影宇宙。当时 Christopher Nolan 正在完成“黑暗骑士三部曲”史诗级的终章《The Dark Knight Rises》,《The Dark Knight》已经封神,并在全球劲收10亿美元票房。Nolan 自然成为了华纳和 DC 的首选掌舵人,但他拒绝了这一工作请求,一来他需要全身心投入自己准备已久的《Interstellar》,二来对于他这样的导演来说,把自己和超级英雄题材进行绑定是没有必要的。同时,Nolan 向华纳和 DC 推荐了 Zack Snyder,并同意以监制的身份加入了 DC 宇宙的新片工作中。

萨克薛达(Zack Snyder)在拍摄现场。
萨克薛达(Zack Snyder)在拍摄现场。

对于一众影迷来说,Zack Snyder 并不陌生,在参与开拓华纳DC的电影版图之前,他就曾执导过《300》、《Watchmen》(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后来的DC电影宇宙)及《Sucker Punch》等相当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其极具风格化和个人特色的视听呈现而闻名。《Watchmen》曾经是众多漫迷和影迷心目中的漫改神作,请 Snyder 来作为 DC 电影宇宙的掌舵人也毫不突兀,在这样的配置下聚焦漫画角色超人的新片《Man of Steel》终于在2013年推出,影片总体来说口碑尚可,在全球收获了6.7亿美元的票房,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但另一边,已经日臻成熟的漫威电影宇宙开始体系化地收割粉丝和票房,对于 DC 来说显然已经远远超前。在公司要求下,本应在第二部超人电影中以彩蛋角色身份客串的蝙蝠侠,成为了续集的主要角色,因此原先规划的《Man of Steel 2》被改成了《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直接引出蝙蝠侠(Batman)、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等角色以及正义联盟。这种揠苗助长式的赶进度对于创作的影响已不得而知,但是《BVS》在烂番茄仅29%的惨淡评分足够说明这部影片的成片质量非常不尽如人意,全球票房也仅仅只有8.7亿美元,相较于2.5亿的投资来说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之后释放出的 Snyder 导剪版在口碑上略有扳回一城,但总体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影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