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岁末寒流愈甚,但切肤之寒,显然并非这个年尾以及可预期的未来最凛人的。趁2021谜底尚未揭盅,端的文化组制作了这辑“年度文化人物”,志从中国、香港、台湾各拾一锋利切片,切入未来虎口,期冀可由此察看思想之累积与承接,未来若有谜底,我们亦置身其中。专题来到第二篇,香港。访问上月甫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的《夜更》导演郭臻,他说,他最想拍的,是盛典之下一场死亡。
2019年,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街头弥漫催泪烟与火舌,从夏至冬,每一个星期都有令人心碎的事情发生,以一组组数字为代表。社会动荡,人们没心思娱乐,电影院票房自然受影响。
一年后,香港电影的票房及产量没有太大起色,然而话题不绝。随6月30日国安法生效,反送中纪录片《占领立法会》、《理大围城》购票热潮不断,但发行机构“影意志”一再表示,场地难觅,电影院拒上,难以满足观众庞大需求。后来两部电影,都被电检署勒令加上有如“衰仔纸”(不供养父母证明书)般的声明,指电影对犯罪行为有细致描写。同样情形,也发生在梁铭佳、Kate Riley合导的短片集《夜香・鸳鸯・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