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战争如地狱(一样好玩)

你并没有玩游戏,这游戏玩了你。它操控你、摆弄你,再把沈重如山的内疚压在你肩上。

战争如地狱(一样好玩)
游戏截图

我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死忠玩家。自第一次玩《德军总部》(Castle Wolfenstein)那天起,就沈浸在射击游戏中不能自拔:我爱驰骋在陌生的疆域,爱邂逅千奇百怪的人物,我也爱把他们的脑袋打穿。之前我以为吸引我的是这种游戏提供的新鲜感,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同样有魔力的是那种暴力带给人的热血沸腾感。

美国军事射击游戏历久不衰,911之后更是层出不穷。2002年的《三角洲特种兵:大地勇士》(Delta Force: Task Force Dagger)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阿富汗,可能是最早讲述这场所谓“永远的战争”的游戏。然而最流行的“非虚构类”军事射击游戏很少取材当代社会,大部分爆款都集中描写二战,也许因为那时的战争看起来还能分清黑白,至少表面上有善恶之分,譬如《使命召唤》(Call of Duty)、《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和《战地》(Battlefield)。当你射杀的是德国纳粹或日本军国主义者时,人们不会责难你什么,毕竟这些人残酷无情、丧失人性——和今天的我们绝然不同。所以一旦有批评家前来指责游戏中的暴力因素,常见的防守策略就是指出“我们杀的只是纳粹/讲师/魔鬼/外星人啊!”

游戏截图
游戏截图

对游戏暴力的谴责和对电影暴力的谴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直到1980年代,人们才开始真正担心电影中的暴力元素,当时的影像工业水平已经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加如实地用视觉来表现暴力。同时录影带的兴盛也意味著人们可以在家观看具有极端暴力镜头的作品,想看几遍就看几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