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悼李惠珍:时装与冒险,香港少女漫画始祖的隐秘双城记

那是香港躁动青春时期,科幻现实发达城,而必须通过一个穿着华丽的美少女的冒险来讲述。

悼李惠珍:时装与冒险,香港少女漫画始祖的隐秘双城记
《13点》作者李惠珍于2020年8月27日病逝。图为李惠珍在2008年接受媒体访问。

大约就是《13点》最流行的同时代吧,那时的香港,青春最被歌颂,但同时得被控制。电影《莫负青春》(1967)七彩阔银幕,青春明星穿搭五颜六色,骑着 Vespa 与开篷车郊外游车河。时代曲唱着“青春,真可爱青春”。后来电视来了,有剧名叫《青春火花》,再后加《青春热潮》。年青人,有人在听摇滚,有人在反叛,但同时没有缺少对生活的憧憬,那怕是改变自己的打扮。

《13点》作者李惠珍过世,当我去尝试整理一些那70年代头看漫画的经历时,竟发现我对《13点》的记忆,是那样不踏实。甚至可以说,我连任何一段故事情节都记不起,但仍对它印象深刻,只是因为书中的靓衫,以至小时候也玩过的换衫公仔纸,它就如那个时代一样,寄托了另一个想像空间。

对,是公仔。其时香港坊间,似乎爱把一切看来会动会演的玩偶,都称为公仔。有金发的洋娃娃公仔,有超人公仔。诉诸漫画,变成公仔书。印有不同角色人形供交换拍玩的,叫公仔纸。再后来,电视出现,也叫公仔箱。换衫公仔纸其实粗暴简单,把预先设计沿外形剪好的纸质平面衣衫帽鞋,在它角落加上小白色纸勾,让它挂在剪纸人形角色身上,实现可不断更替装扮的玩法。时下讲法,叫DIY,但当时,可简单叫“剪纸”的一种,自然又令人想到也斯记述的70年代香港,在那个年代,还时兴这样的“手作仔”小手工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