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电影业还能撑多久:影院重开了,但还有人买票走进去吗?

意识形态审查冻结投资,疫情下中国四成影院预计关门,宅家生活,擅于吸睛剧情的串流媒体当道:重重夹击下,中国电影产业怎么救?

中国电影业还能撑多久:影院重开了,但还有人买票走进去吗?
2020年7月17日,山东省烟台市一间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使用静电喷雾为观影厅进行消毒 。

终于等到电影院重开,可中国的电影业要回复生机却不易。疫情之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强迫转型推动力,后果才逐渐浮现。实体消费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线上交易及宅配起来挑战,而是更深层次的业态及科技发展以至生活形态的转型大趋势冲击。诉诸中国电影业,它面对的除了是外在市场及消费习惯的转型,更加有影视作品内在创作形态的改变,以至整个世界领域上影视文化产业重组过程的一部份。戏院不至消亡但它的新定位,网上流媒体往电影方向的品牌建立,影视市场的制作开放度或封闭度、中国特色的主旋律政策影响等,都将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电影工业。

2020年上半年,是中国电影业休克的艰难时段,全中国总票房只得22亿人民币,和去年上半年同期比较大跌超过九成。新政刚宣布,低风险地区,影院可有限制地重开,但要算下半年戏院一步步真回复运作,保守估计,全年总收入也不及去年超600亿的三分之一。刚发布的电影院重新开业指引,并非曙光。事实上,它是兵行险着,仍背负太多合情理的规范,效果成疑。初步重开,指引列明入座率不得超过三成,得减少场次。这对于向来以短时间放映即大卖来争取最快利润回报的大制作而言,并不足以令投资者及影发方有信心。它更像是一次玩命的对赌,试想象,原本锁定年初贺年档预估有数十亿人民币收入票房的大片,敢不敢贸然压宝在刚重启的档期?入座率上限偏低,以至重启后又有重关的风险(浪费重新宣发的资源加重成本),相信谨慎的片方都得“睇定啲”,先看清楚形势才会“出货”。

疫情期间,有对院线商的调研,全中国银幕屏接近有七万块,即约有一万二千多家(多影厅)戏院,当中四成预计要关掉。关了之后,要再开并不容易。
《夺冠》电影剧照。
《夺冠》电影剧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