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端对端”第三集:“我们就当香港警匪片死了吧。”

新常态下,香港电影中的警察角色会如何变化?我们邀请导演、编剧和影评人谈谈警匪片的明天,以及可能就要消失的创作自由。

“端对端”第三集:“我们就当香港警匪片死了吧。”
叶七城、麦天枢与欧文杰。
端对端第三集:《香港警匪片,如何拍下去?》完整音频。

我们早已设想好,端对端不只是讲政经,也会走入我们生活的休憩日常,谈谈那些无形之中影响我们思考,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改变认知的文化现象和作品。也不止一次,我们邀请作者在纸上辩论,谈论 CEPA 之后香港电影之中所涉及的枝节复杂的形象与伏笔。受疫情阻隔,这是迟来的对谈,我们当初在策划时甚至还没嗅到国安法即将提上日程。在我们录影的当天,国安法在人大表决通过,而我们的话题也因此延伸扩展,潜移默化在影子里的题目走出来站在阳光里,我们不能不面对。

选择从警匪片切入,皆因警匪片曾经是香港电影中很重要且具有商业力量的一种类型片,创造过许多光辉正义的香港警察形象,这些作品多年来积累构建了两岸三地观众对警察的认知,也充斥着观众熟悉的画面与对白。 抽象地讲,这些画面给了民众对权力的美好想像,平白再想,它修饰了黑白的界线。

自去年的反修例运动以来,香港社会经历数次大型抗争,警察从初期夹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磨心,到721、831事件后彻底失去民众信任,如今双方关系就像被台风击入海底的船,创伤面过大,一时难有转机。社会意见分裂,民众、演艺人员、创作人员对警匪话题的兴趣、观感与想像也注定分裂。如此一来,旧的警匪片类型会否成为一段历史? 这是我们在半年前的疑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