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书摘】越界台茶,南越茶山上的台湾茶农

一个菁味,各自表述。

【书摘】越界台茶,南越茶山上的台湾茶农
越南宝禄附近的茶园,人们在采茶。

【编注】:本文为左岸出版社新书《寻找台湾味:东南亚 X 台湾两地的农业记事》的部分节录。本书透过九个与农业相关的故事,试图透过田野调查,展现风靡世界的台湾品牌——珍珠奶茶,所处的跨国脉络,挑战人民对于特定风味必定来自特定土地、台湾味“必要来自台湾”的想像。端传媒获出版社授权转载,限于篇幅,内容有部分删减。

走进店铺,映入眼帘的是满厅的大茶袋,三十台斤装、批发用;墙边的展售架上,摆了几落二两、四两或八两的零售圆筒或真空包。实际上,无论是批发的大茶袋,或是零售的小包装,都是制式的版型,从台湾的南到北,甚至出了台湾到越南、泰北,只要有台湾人做茶的地方,茶叶大抵都会被披上龙飞凤舞、花鸟环绕的“台湾茶”、“高山茶”、或是“阿里山茶”的外衣。

“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来自台大地理系,我和张先生约好今天要来拜访他。”我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