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摩门教“进驻”上海,中国宗教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

对中国政府而言,摩门教无疑具有一定的统战价值:这不仅是外籍摩门教徒商人的经济资本,并吸纳海归中国籍信徒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摩门教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

摩门教“进驻”上海,中国宗教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
2018年1月3日,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城的圣殿广场,为摩门教全球总部。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一般称“摩门教”)主席纳尔逊(Russell M. Nelson)在4月5日宣布,将在中国上海兴建圣殿后,事件引起多方关注和媒体报导

4月9日,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委回复查询,发布〈关于网络流传摩门教入华信息〉作回应:(1)“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2)“美国摩门教发布在沪建立圣殿的信息,系美国单方面行为”(注1)。

到底摩门教在上海兴建圣殿一事,是否代表中国政府在宗教政策上的突破?还是只是美国摩门教一厢情愿之举动?要全面理解此事,我们有需要将事件置于宏观中国政教关系的脉络下来探讨。具体而言,这涉及两个问题:(一)中国政府如何处理在华外国人的宗教活动;(二)摩门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宗教特区:外国人宗教专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