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重磅调查】中缅穿山甲走私:易买易卖,“就像淘宝购物一样”

从大城市到小村庄,从实体店到网络销售,从街市到餐厅……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缅甸的穿山甲交易无处不在,毫无节制。

【重磅调查】中缅穿山甲走私:易买易卖,“就像淘宝购物一样”
缅甸勐拉,出售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制品的商贩。

编按:穿山甲的走私,正让这一物种走向灭绝。自2019年1月以来,来自15个国家或地区的30多名记者,就穿山甲非法贸易,进行了大范围的跨境调查。全球故事《穿山甲报告:一段通向灭绝的旅程》及随后的报导显示,非洲和亚洲的犯罪集团正在共同努力,又互相竞争,以满足中国和其他市场对穿山甲的无尽需求。

在缅甸,穿山甲属于保护级别最高的动物之一,而且缅甸本国并没有消费穿山甲的习惯。根据2018年修订《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保护法》,分布在缅甸的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属于受保护级别最高的动物。因杀害、狩猎、伤害或买卖穿山甲或其制品而被定罪的人可被判入狱三至十年,并处以一百万缅元(668美元)的罚款。

据缅甸政府,自2018年5月新法修订以来,已有6人因穿山甲交易被定罪,并缴获284.5公斤穿山甲片,这比该法从1994年颁布以来的24年查获地都要多。但是,要想保护穿山甲,这只是杯水车薪。缅甸是各种野生动物非法走私到中国的主要过境路线之一,市场上的穿山甲,绝大多数都会进入中国。

作为《穿山甲报告》的一部分,本文记者徐佳鸣和 Tin Htet Paing 于2019年11月暗访缅甸各地,尝试曝光穿山甲进入中国的种种渠道。两位记者发现,在缅甸,穿山甲走私猖獗,并且因由网络交易,更难监测。中缅双方,尚无有效的杜绝机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