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亡国感”,台湾2020大选的主轴。泛蓝和泛绿的选民,都有各自不同的亡国感,可是亡的,到底是谁的国?这场在台湾内部发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的错位,固然是一项三十年前的冷战遗产,但纵观过往台湾历届选举,也不是这次选举才特有的现象。而如今在“新冷战”概念仍未系统形成、各种小热战却崭露苗头的新时代下,今年的亡国感之战又似乎频频加速。本周,端传媒已发布两篇亡国感的专题,从媒体声量、总统候选人策略、冷战及历史角度对“亡国感”进行分析,本文旨在补充其他现实层面的角度。
去年台湾期中大选,民进党遭受大败之后,不管是媒体网络或是舆论平台都兴起了一股浓浓的“亡国感”论述。尤其是当时间越来越接近明年一月的总统大选,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只增不减,似乎台湾的未来就将在这场选举中尘埃定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然而有趣的是,这场亡国感的争辩,似乎不仅仅只在泛绿的支持者内蔓延,泛蓝的支持者同样也抱持著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到底亡国感的根源从何处而来,难道泛绿与泛蓝所体会的亡国感,是同一种亡国感吗?如果不是,那差异又在哪里呢?
这篇文章将由几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去谈论亡国感的起源与演变。笔者把台湾现在这股亡国感的论述归咎于三大理由——两岸关系的变化、国内政治的两极化、以及香港反送中抗争给台湾人民带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