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许仁硕:六四后,谁帮助中国政府突破国际制裁?

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欧美各国纷纷以经济制裁、抵制中国方式表达对武力镇压的不满。哪个国家以外交折冲与实际金援协助中国突破国际制裁?答案或会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许仁硕:六四后,谁帮助中国政府突破国际制裁?
三十年前的六月四日,在满城的国际媒体眼皮下,解放军在北京展开屠杀,也让中国成为国际间的众矢之的,当时在六四后甘冒大不讳相助的国家,竟是日本。

三十年前的六月四日,在满城的国际媒体眼皮下,解放军在北京展开屠杀,也让中国成为国际间的众矢之的。当时中国改革开放才刚满十年,经济面还相当仰赖外资投资以及外国政府援助,各国纷纷为六四发动经济制裁,中国经济面临了严重而立即的危机。

而在四面楚歌当中,只有一个国家独排众议,在舆论压力下折冲樽俎,协助中国政府突破国际制裁。就今日两国关系观之,或许会让许多人相当讶异,当时在六四后可说“甘冒大不讳”相助的国家,竟是日本。

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前,虽然日本试图采取“政经分离”的方式,搁置政治问题,放行民间与中国的商贸往来;中国也打着透过人民外交,拉拢日本的算盘,但屡屡受到其他政治议程优先的干扰。特别是以文革时尤甚。

当时就连同属左翼、长年经营两党关系的日本共产党,在1966年时本想与中共签署反帝国主义共同声明,却被毛泽东趁势要求日共也要展开反苏联与(日共党内)修正主义的行动,双方不欢而散。因此在随即展开的文革当中,毛泽东甚至将“日共修正主义”与日本自民党内阁同列为批斗对象,不仅拷问日共驻中人员,更发动心仪毛主义的日共党员展开内斗,弄得鸡犬不宁。在政治情势不稳之下,即便仍有日本社会党作为窗口,中日关系的整体进展仍举步维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