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卞中佩:六四是中国与台湾巨大的分界线

30年前的六四终结了冷战,但30年的沧海桑田,世界可能又走往新冷战的当下,仍然是中国巨大空白与黑洞的六四,是中国与自己、中国与台湾、中国与世界之间难以弥合的裂缝。

卞中佩:六四是中国与台湾巨大的分界线
2019年5月23日,台湾艺术家的作品,一个巨型的充气坦克人放置在台湾中正纪念堂。

2019年6月4日,六四天安门事件三十周年,在国际局势混沌、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两岸面临巨大分歧的这个当下,从来没有一个六四周年,能像现在这样能感受到六四是这样造成中国及台湾在历史进程上的根本差异。

六四造成的每一个大历史变动,让两岸在政治经济制度、精英建构及阶级组成做出不同的历史选择,就像1949年最后一艘中国开往台湾的客轮驶离后,时代的巨斧对中国及台湾所划下的截然不同历史命运。

从表面上来看,六四之后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确立了经济上继续改革开放,两岸关系延续著天安门事件前经济、政治、文化及民众等层次上既交流又摩擦的互动模式,但30年过去,这些已经都可以视作是琐碎的配角,六四造成的每一个大历史变动,让两岸在政治经济制度、精英建构及阶级组成做出不同的历史选择,就像1949年最后一艘中国开往台湾的客轮驶离后,时代的巨斧对中国及台湾所划下的截然不同历史命运。

六四之所以震撼全球,并造成之后短短几年内苏联解体、东欧瓦解,主要就是从中国学生在1989年4月15日开始的天安门静坐游行,演变成百万人的示威,都透过当时兴起的卫星电视全球播放,不论欧美阵营长期对于苏联阵营的反共宣传,以及苏联阵营强调的以人民为天,都面临有如实境秀式的考验。当六月四日北京屠城的画面传遍全球,苏联阵营的合法性也成为解放军坦克车下的人肉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