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北京公社”的八个瞬间(上):六四三十年,对于“反思”的反思

在自由主义主导、却陷入自咬尾巴困境的反思主流之外,我们可以从与1989学运、冷战结束同时兴起的后马克思主义,来观照这56天。

“北京公社”的八个瞬间(上):六四三十年,对于“反思”的反思
过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对许多人来说,都在反思中渡过,而且,三十年间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删除本身,理论上似乎也属于另类反思。

对于亲身经历过1989年北京学生运动的人来说,过去三十年意味着什么?还在记忆中留下什么?这大概让年轻人、媒体或是国际社会感到好奇。

尽管市场经济早已经最大限度地占领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大脑,尽管党国机器以去政治化和高压手段尽可能删除了所有记忆,但是,过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对许多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在反思中渡过。

而且,三十年间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删除本身,理论上似乎也属于“另类反思”,就像运动结束后,官方组织的批判正是以所谓“反思”的名义进行,然后以实际上禁止纪念、防范反思的方式,无时无刻不提醒人们那个历史事件的存在,以及对未来历史进程的意义。

反思的反思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