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通胀中的六四:失败的改革如何引爆革命

后三十年改革的保守底色是怎么来的。

通胀中的六四:失败的改革如何引爆革命
1989年4月间,与学生几乎同时开始在天安门广场聚集的,是北京的工人和市民。六四运动中,抗议通货膨胀、抗议“官倒”及抗议腐败的诉求贯穿始终。

六四发生的前一年,全中国都在抢购。杭州市民在夏天抢购毛衣毛裤;四季如春的昆明,人们抢购滞销的电风扇;武汉有人一次性买200公斤食盐;南京有市民买下500盒火柴;广州有一位女士扛回10箱洗衣粉。“越涨越抢,越抢越涨”——中国人记忆中的上一次通货膨胀,还是国共内战时期的“金圆券”危机,如今中国的教科书还常常将其视为国民党“腐败无能”的证据。

政治压力迅速上升。副总理田纪云在国务院会议上发出警告:“如果(物价)搞到两(位)数,我们能不能稳坐在这里开会?”

两位数最终还是出现了。1988年中国的官方通货膨胀率是19%,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按照这个速度,物价每三年多,就要翻一倍。

1979-2018年中国GDP及CPI走势。
1979-2018年中国GDP及CPI走势。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