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重温】六四三十专题合集:打捞记忆,重现光影,再思未来

这一堂用血写成的历史课,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重温】六四三十专题合集:打捞记忆,重现光影,再思未来
1989年6月5日,王维林阻挡坦克行进的画面普遍被认为是20世纪标志性相片。

编者按:六四31周年,被港区国安法搅得人心不宁的香港,迎来30年里第一个没有维园集会的六四。过去一年,世界政治格局愈趋紧张,在疫情阴影下,全球经济消退,中美之间剑拔弩张,身处巨大的不确定中,追求自由、民主的人们要如何认知当下、把握命运?值此时刻,端传媒邀请你重温六四30周年专题,亦希望历史的幽光,能照进你的思考。

发生于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迄今整整三十年了。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早已“知天命”;当年蒙受失子之痛的父母,如今已白发斑斑、泣血迟暮;而当年襁褓中的婴儿,如今也走到了而立之年。

六四事件的许多亲历者、见证者、死难者家属今天已垂垂老矣,他们有的身体抱恙,有带著无法和解的思绪,永别人世。在中国内地,威权统治禁锢言论自由和知识传递,八九民运几乎在所有舆论空间中被彻底抹去,成为记忆黑洞,年轻一代对这段沉重历史的认识越发模糊,而在香港和台湾等华人地区,纵然不曾受到审查,悼念六四的气氛近年也愈发冷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