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读者来函:雨伞运动与第二种责任

美国政治理论家艾莉斯杨提出“政治责任”的观念,指出当有群体因为制度不公而处于劣势时,社会上的其他公民有政治责任,推动结构改变。

读者来函:雨伞运动与第二种责任
2019年4月9日,占中九子案判决,九名被告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陈淑庄、邵家臻、张秀贤、钟耀华、黄浩铭和李永达离开法院。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的“读者来函”栏目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市民自由通过公路的权利是重要的,而示威的权利不能造成过度阻碍,超出合理范围。”在“占中九子”案的判词中,法官再三如此说,反映这宗案件的本质是两个权利的冲突。

占路示威,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判词引用的杨美云案早已确认,示威是公共道路的用途之一,但示威者对他人权利的损害不能过度。“法律要求一般道路使用者迁就行使示威自由的示威者,容忍示威对其往返公路的权利所造成的干扰⋯⋯法律亦要求示威者顾及他人的权利,尤其是一般公路使用者的自由通行权。”[1]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