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独立廿八年、两度革命,乌克兰还在问:我是谁?

何为乌克兰人?在刚刚结束的乌克兰大选中,这个问题是核心议题。在亲欧或亲俄以外,这个东欧“边境之国”对自己身份的想像,还在继续。

独立廿八年、两度革命,乌克兰还在问:我是谁?
2013年乌克兰的“欧洲广场革命 Euromaidan”,竭力挣脱莫斯科与苏联历史的阴影,走向象征著经济增长与开放民主的欧洲。随即,莫斯科以“保护俄裔人口”为名,吞并克里米亚、介入乌东的军事冲突。

“几年前,在影院听到乌克兰语配音是件怪事:那是农村人才说的,超人、蜘蛛侠怎么可以说乌克兰语呢?大家会觉得滑稽。”

37岁的雅各列夫(Maksym Yakovlyev)是基辅莫希拉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雅各列夫出生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东部顿内茨克地区,有著俄语姓氏、以俄语为母语,但他自称“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授课也只用乌克兰语。

曾经历俄罗斯帝国、苏联统治数百年的乌克兰,中、东部大部份地区盛行俄语。大城市尤其如此。乌克兰语被视为乡土、偏远农村的语言。但如今,从学术界到流行文化,乌克兰语正大举复兴。

37岁的基辅莫希拉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雅各列夫(Maksym Yakovlyev)。
37岁的基辅莫希拉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雅各列夫(Maksym Yakovlyev)。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