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自己的国家能让我们自己救吗?

他们曾经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战争中他们流亡海外,但仍然相信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止战之后,他们满怀著殷切的重建热情与多年的专业经验,却仍然只能在国境之外曲线救国——自己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自己救呢?

自己的国家能让我们自己救吗?
叙利亚的八年内战,600多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近600万人逃离国境,引发当代最严重的难民潮。图为2014年1月3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居民排队等候难民营分发粮食援助。

战乱八年后的叙利亚,关于“战后”的话语渐渐频繁。 谁的战后?哪里的战后?谁被审判?谁被饶恕?谁会归来?谁又会离开?在由极权控制的战后叙利亚,苦难和创伤是否真的会结束? 端传媒跟随战士、医生、平民、人权斗士等人的脚步,带你走进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 这是“战后:叙利亚”系列的第三篇,战后的叙利亚,将怎样重建?将由谁来重建?

早在2011年,这三个人就有必须离开叙利亚的自觉。

福阿德是一名外科医生,在叙利亚最大城市阿勒波工作;马兹哈尔资深建筑师,就职于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德拉雅(Darayya);而巴萨姆从大学开始便活跃在政治和人权领域。2011年初,28岁的巴萨姆参加了大马士革街头的抗议,这位年轻的库尔德人或许是这三人中最早有危机意识的一位。

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在叙利亚,要求民主变革的小型街头抗议从2011年1月开始,到当年3月,事态逐渐升级。先是政府的安全部队开枪打死抗议者,引发蔓延全国的暴力骚乱;再是政府军的坦克进入大城市,镇压各地反政府抗议活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