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回应刘华真:实质民主的前提是公民社会,但公民社会的认识基础是民间社会

最近的公投与县市首长的改选,都冲击著我们自称的“同温层”。而刘华真教授的访谈,点醒了我重要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实质民主,另一个是民间社会。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的“读者来函”栏目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首先,笔者对于三一八毫无概念,我当时也只是认为考上好大学的个人大事比街头上抗争的麻烦事来得重要、关切。尔后也受了一些转变。姑且不论这转变的来由,但我深信个人生命经验的成长与变化某一程度也呼应著背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结构转型。

然而,最近的公投与县市首长的改选,都冲击部分的群体,而这就是我们自称的“同温层”。而刘华真教授的深度访谈一文(下称该文),点醒了我重要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实质民主,另一个是民间社会(虽然这是刘华真教授未提及的,但教授从文章提到公民社会所面临的处境,说出现在公民社会的健康性与良善性如何被恶质化,并且她应该也同意公民社会的存在是培养与深化实质民主的关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