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流浪地球》评分攻防战:“弥赛亚情结”与另类民主实践?

回顾整个事件,只能说网友在太多的问题上有强烈的表达诉求,而中国大陆的舆论和政治环境没有给他们表达的空间。最终,一部电影和一个网站承载了原本不应该由他们承载的任务。

《流浪地球》评分攻防战:“弥赛亚情结”与另类民主实践?
《流浪地球》电影剧照。

虽然2019年刚刚过去十分之一,但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可能已经提前产生了年度最卖座的影片: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在不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春节假期内卖出20.1亿元,到下映前有望得到35至40亿元票房甚至更高,至少将成为大陆历史票房榜的第三名。

和火热的市场反馈形成对比的是,这部电影也将原本持有多种立场的观众,极化为“五星党”和“一星党”两个派别,围绕着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进行了一场激烈攻防战。在这个极度缺乏民主政治实践的国家,这也算得上为数不多的社会动员实例了。

科幻爱好者背后的“弥赛亚情结”

基于25年的科幻小说阅读经验,笔者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以《科幻世界》读者群体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科幻爱好者为何如此执着地要给这部电影满分评价。因为长久以来,这个群体都有一种“我们需要被弥赛亚拯救”的苦难叙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