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专访法国导演 Pierre Salvadori:不要提到法国电影就提新浪潮

萨尔瓦多利坚信喜剧可以深刻,要以轻打重,喜剧也可以有很严肃的主题。

专访法国导演 Pierre Salvadori:不要提到法国电影就提新浪潮
法国导演彼亚‧萨尔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

【编按】《谈谈情,补补镬》导演萨尔瓦多利大学时除了读戏剧外,也读文学。他受邀访港,与端传媒回顾了一下自己学到的西方文学史,大谈喜剧与刘别谦对他的影响,也谈法国影评眼中自己“不好笑”的幽默,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用幽默表达,包括法国报纸社会版上的议题同样如此。注:文中电影片名皆为港译。

笑的品味

法国导演皮亚‧萨尔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很厌烦别人一提起法国电影就提新浪潮。他说:“如果新浪潮电影有什么留给了电影爱好者,那就是自由不羁的精神,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新浪潮放在神台上。”的确,这位被今年香港法国电影节邀请做专题人物的导演提起自己的“师承”──那些对他影响深远的前辈时,他提的不是杜鲁福(Francois Truffaut)、高达(Jean-Luc Godard)、泰迪(Jacques Tati)等为香港影迷熟悉的法国导演名字,他第一个提的是德国电影大师思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他认为刘别谦教晓了他笑的品味。

关于刘别谦,电影爱好者应该听过一个术语叫“刘别谦式触动”(Lubitsch Touch)。什么是“刘别谦式触动”呢?不好意思,对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答案。其中一个说法是用精简而浓缩的方式,如一个小道具,一个单一镜头或一节短幕戏,来表达全剧讽刺的主题。有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于一套电影中,编剧用了整整四页纸去交代故事背景,即一个男人和他结婚多年的妻子感情冷淡,而那个男人平时其实颇为花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